(剧透预警:本文不可避免地包含《铃芽之旅》剧情解析,建议观影后再读。)
作为编辑部唯一一个在周末看了《铃芽之旅》的人,同事们见我的第一句话就是“新海诚那个电影怎么样?”
(资料图)
我迟疑了,嗯嗯啊啊了半天,只说出了“有点可惜”。
你说它好,那肯定算不上,但说它烂吧,倒也不至于,就这样不上不下地卡在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1 初看时的无语
我邀请了一位从未看过新海诚电影的朋友,虽然看之前就告诉她,看画面听音乐就好,别带脑子看,但当电影放完,我却不知说什么好,就这样一路无言走出了电影院。长久的沉默让我有些尴尬,最后只好用“画面和音乐真不错啊”来转移注意。
说实话,《铃芽之旅》的男女主感情线已经不是“不带脑子”就能和解的了,它是《铃芽之旅》最大的败笔,完全没有存在的必要。电影对铃芽和草太的感情描写就像是轻飘飘的棉花糖,一摸就化而且用的还是工业糖精。
开头铃芽在上学路上遇到帅哥草太问路,指路后本来要去学校,但是走一半又莫名其妙回去找他。结果人没找到,却鬼使神差地打开了奇怪的门,还拔了门口的石头雕像。雕像变成猫跑了把铃芽吓到,门也不关直接开润,留下的烂摊子变成伏笔害了草太。
草太被大臣变成椅子后,铃芽选择帮他关门或许是出于闯祸的愧疚,结果走着走着就生出了感情。
草太变成要石后,铃芽又拼了命的想要救他。草太的爷爷说要石是镇压蚓厄的,拔出来就会再度引发地震,结果铃芽跟恋爱脑上头了一样,说出“我不怕死,我很害怕没有草太的世界”这种台词,最后高潮部分还准备上演“一命换一命”的戏码,这一股非他不嫁的气势直接把我干沉默了。
这里我真的尴尬到脚趾扣地
而草太在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长里,都是一把椅子,脑子里想的只有关门,对铃芽的感情回应也少之又少,仅仅在最后突兀地说了句“如果早点遇到你就好了”,如此一来就更显得铃芽有种“畸形的单恋”。
或许新海诚是想把草太塑造成《千与千寻》中的白龙那样,可实际效果却崩得稀烂。人物情感虚浮且不对等,导致观感大幅下降。我疑惑了,新海诚不是靠小年轻爱情戏火起来的吗?怎么越来越拉胯了呢?
2 回味后的思考
想骂的骂完了,回想一下整部电影,却好像有一种“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意味,只是我受困于对新海诚的固有印象,先入为主地把它当成爱情片了。
那么新海诚到底想传达什么呢?这就要说到我全片最喜欢的部分了——念出咒语锁门的场面。
思而复思 恐呼尊名祈唤日不见之神祈唤祖祖代代之土地神此山此河 承恩甚久 不胜感激诚惶诚恐 诚惶诚恐谨遵神旨 予以奉还
曾经生活在脚下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记忆,也会随着咒语一同浮现,它更像是一段祝祷,向养育人们的土地致以敬意,再将其归还给神明,以此平息灾厄的怒火。
新海诚曾在访谈中提到,“人死会有葬礼,但土地和城市死去却没有”,很显然,电影中的“锁门仪式”,便是为死去的土地举办葬礼。
其实从宣发上来看,也没有强调“爱情”的要素,而是写着“新海诚集大成之作”,Wiki上的描述则是“灾难三部曲”的最后一部,也就是说,地震这一自然灾害,才是新海诚真正想讲的东西。
电影中的铃芽被大臣指引着去关闭冲出灾厄的门,从九州宫崎县出发,途径四国爱媛县、神户、东京,最后到达铃芽的老家岩手县。而这些地点,均在近代发生过大地震:2016年九州熊本大地震、2014年伊予滩地震、1995年阪神大地震、1923年关东大地震,以及本片最大的创作来源——2011年的311东日本大地震,这场地震引发的海啸也导致了福岛核电站事故。
电影中也还原了船被海啸冲上房顶的画面
铃芽在跨越大半个日本的旅途中,遇到的全是好人相助,如此幸运也显得不够真实,但这终究不是写实电影,新海诚想让观众们带着积极正面的情绪走出电影院,他想传达的是人性中美好的一面,是灾难过后携手面对明天坚强意志,是他人遭遇困难时出手相助的善良。
“主角为了某些原因而展开一段公路旅行,并在公路旅行的情节中,完成生命体验,思想变化,性格塑造,产生一系列的戏剧冲突”,这是公路片的结构,而新海诚也表示,《铃芽之旅》是一部公路片,幼年时经历311大地震的铃芽,通过这段旅途收获了很多朋友,并最终解开自己的心结,理解了如今平静的生活尤为珍贵。
另外,出现在海报上并贯穿了整部电影的“我出发了(行ってきま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意象。
《铃芽之旅》的日语原名为『すずめの戸締まり』,其中“戸締まり”意为“关门”。众所周知,日本人在出门前总会说一句“行ってきます”,然后再关上门,像是一种仪式。不过“行ってきます”不仅有“出去(行って)”的含义,还包含着“归来(きます)”的愿望。
电影中的铃芽便是不断重复着“关门、归还然后再出发”的循环,关闭的是冲出灾厄的门,归还的是被遗忘的土地,而铃芽也在一次次出发中成长。
节选自新海诚访谈
在电影的结尾,铃芽在常世中遇到了儿时的自己,并告诉她“我就是铃芽的明天”,至此,谜底终于揭开,原来曾经给予自己救赎的“妈妈”,其实是未来的自己。
这样一个时空逻辑闭环,再结合“铃芽(すずめ)”的日语谐音“前进(すすむ)”,将本片的主旨进一步升华——灾难固然使人悲痛,但逝者已逝,活着的人要重新振作,继续前进。
于是,当我抛开对新海诚的固有印象,将男女主的感情线剥离后,一切都柳暗花明了:这部电影更多的是一种人文关怀,是治愈、和解与释怀。
3 一次遗憾的转型
预售票房破亿、上映三天破三亿,不得不承认,《铃芽之旅》在商业上真的赢麻了。
3月26日数据
但是,商业上的成功并不能代表观感上的舒适,再怎么解读它的优点,铃芽与草太的感情线崩坏也依然赤裸裸的暴露在观众面前。显然,我们能从《铃芽之旅》中看到新海诚转型的意愿,但终究没有处理好感情线,两头都想抓,才造成了这样尴尬的局面。
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最重要的就是做到雅俗共赏。不管它的立意有多么深刻,没能在大屏幕上好好地表现出来,很多人抓不到共情点,需要靠别人的解析才能看懂,那么它就是表达失败了。
我看到很多经历过大地震的观众,都表示自己看得泪流满面,但作为一个从小生活在中原地带的人,地震对我来说非常遥远,也只有在科技馆才能体验那种剧烈的摇晃。这话可能不太好听,但没有亲身经历过灾难,想要完全共情确实是一种奢望。
回想7年前看《你的名字》时,我在电影院哭得稀里哗啦,但是这次的《铃芽之旅》却没能让我为之流泪。当时究竟是为什么感动呢?如今早已回忆不起。我想或许是这7年来,新海诚变了,我也变了吧。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