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暑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常度工作室的研究生们走进湘西花垣县等地,开展苗绣传承与设计实践“三下乡”活动。
实践团成员使用数字技术进行纹样提取创作。
随着互联网、多媒体技术以及虚拟仿真等众多新技术在设计领域的广泛运用,赋予了非遗传承与保护更多的形式感和表现性。
今年暑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家具与艺术设计学院常度工作室的研究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湘西花垣县,开展了苗绣传承与设计实践“三下乡”活动,深入了解湘西苗绣,进一步将非遗文化特征与当代审美需求结合,探索“非遗+设计”新路径,建立互助共生的新模式。
实践团首先来到花垣县十八洞村,参观了当地的苗绣工坊。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学生们对苗绣的针法、创作手法、图案寓意等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近年来,随着科学的发展,许多技术逐渐融入到机器当中,苗绣也不例外。花垣县民乐镇湘西巧手翠翠贸易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该公司,实践团一行与公司创始人麻志银详细交谈,认真了解了公司机械化生产的成果,以及利用电商、短视频等平台拓宽市场销售渠道的经验和做法。
为进一步了解苗绣的传承现状,实践团还来到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拜访了湘西苗绣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吴英继。在同传承人的交流中,大家了解到,只有将设计的理想与工艺的目标完美融合,才能实现苗绣传承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活动期间,实践团的成员们还分工协作,使用数字技术对苗绣进行纹样提取创作,将其应用于相关的产品中。大家表示,将持续关注苗绣的保护与传承,不断探索非遗数字化展现与成果运用,将传统艺术当代化,推动苗绣融入到大众生活中去,发挥真正的价值。
关键词: